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大道视点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更新日期:2018/4/30  浏览:1483

 

 

“光临”展作为大宝堂第十四回的朋友微聚类型的活动,因迎来朱佩鸿和高振鹏这两位艺术家朋友的作品展而显露出大宝堂逐渐清晰的展览方向,即“是我”。在作品的媒介、风格、内容上大宝堂成为艺术家和策展人在对展厅空间、当代作品与古代收藏之间发生联系以及对展览途径的努力的自我确认之场所,小爱好和乐趣在大量的专业劳动付出的背后完成“内在光”的发射。进而,一个鲜活的形象变得更为明确、立体。

 

《超级明星》视频图片 图片来源:南街8号美术社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朱佩鸿的抽象作品汲取了城市霓虹的灵感,高振鹏的纸雕塑会发光。所以两人的展览定名为“光临”,一说作品中都有光的元素,另一层意思就是欢迎光临。两位艺术家都来自上海,他们是高中同学,并且前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都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两人共同的经历免不了在展览上叙叙旧。

 

尺寸:600*800*800mm  5

800800*800mm 1

材质:宣纸,亚克力,不锈钢,LED

年代:2018

 

高振鹏将自己今天的创作思路归结为儿时的经历,因为父母是外省的移民,“说普通话”成了他记忆中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地方。说普通话被老师区别对待,给他种下一颗种子,他想找到一种普世价值,不以难以捉摸的方式表现,让所有人对他的艺术一目了然——啊,这个艺术家很努力!

 

 

1987年 生于上海

2003年-2005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

2005年-2009年 中央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

2013年-2016 中央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所以他采用了非常理性的方式,在电脑里建模,并把这个模型用手工刻印的方式组装拼贴起来。他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明星造像,C罗、周杰伦、范冰冰、小李子、霉霉和霍金,高振鹏把成长经历中的6个偶像命名为“超级明星”系列。他说:“超级明星就是你一定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从明星团队的构成上,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媒体社会给精英文化带来的冲击。在这6位超级明星中,有2位来自流行音乐界,2位来自影视界,1位来自体育界,1位来自自然科学界。也许高振鹏选取的这6个形象可以勾勒出中国1980一代的文化版图。幸好霍金在生前开通了新浪微博,如果没有这个操作,可能Lady Gaga会取代他的位置。

 

超级明星 

600×800×800mm 

宣纸、亚克力、不锈钢、LED

 2018

 

这个系列的呈现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新浪微博9000余次的转发和97万的视频播放量也将艺术家高振鹏推至明星行列。

 

 

 

“光临”展厅现场


Q:你花了这么大功夫制作他们的形象,你对“明星”又有什么样的期许呢?

 

高振鹏:我觉得“明星”作为一种职业,需要敬业,因为他很可能是我心里某种东西的化身,我希望他能帮我保护好我这份追求的力量。那作为粉丝我当然应该支持自己的明星,为他打call啦,这些都很好。我觉得重要的是,发觉自己那颗出离偶像的种子。不要小看这颗种子,这不仅仅是我追星的安全带,更是我生命的权杖。有时我可能不觉得自己是追星族,也不认为自己有偶像,但是生活中常常容易受人干扰,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感受。这是我最怕的,还不心中有个偶像。

 


 

最持久的思考是对都市痕迹与色彩的关注

 

在我看来,抽象绘画是一个自由的东西,它无需确证的形式或形态,在视觉表达上独立并且完整。抽象绘画几乎是在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我要求自己在创作的时候必须没有设定。这个观念决定了我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笔触、制作的敏锐度。这种自发性的绘画行为,充满着不稳定性和精妙性,使我在创作的时候不断推陈出新。

 

朱佩鸿作品

 

朱佩鸿的作品让人回到欣赏的层面,就像第一次见到米罗的作品具有吸引力。出于对于形式和色彩的独特价值,我曾和喜爱绘画的小朋友们一起将朱佩鸿作品中的形式意味作为课堂内容学习,线条与块面的空间关系组合,色彩面积的对比布局,而最终的效果是无法完成对于欣赏的满足。在采访的过程中朱佩鸿回答“作画应该放松”。

《我的空间-生长-Pink 2016-1》

-60cm×70cm-

布面丙烯

2016-2017

 

 

《我的空间-Crystal 2016-8》

-175cm×125cm-

布面丙烯

2016-2017

 

《我的空间-生长 2016-2》

-100cm×100cm-

布面丙烯

2016

 

对于画面,或者直观些说对于抽象艺术形式只是最外相的,内在的还是对于自己真实感兴趣的东西的表现和传达,一切与我自己的体验有关。“材料是由物质性的,体积、触觉、视觉非常敏感。颜料是有它的生命力,我认为每个物体的色彩都是活的。我的作品其中一个系列叫生长,画面上有很多蜘蛛网一样的形式。我是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不像北京的街道都是正南正北的,弄堂的小街很像蜘蛛网、很密集。我觉得是这种体验感让我去创作生长系列,并使用不同的材料来传递我脑海中的空间。”

 

《绿洲 2018-2》

-60cm×80cm-

布面丙烯

2018

 

《绿洲 2017-2》

-60cm×70cm-

布面丙烯

2017-2018

 

Q:从什么时候开始以这种思路创作?

 

朱佩鸿:开始有这个想法是在2010年。大学的时候,我的工作室老师,李帆老师有一堂叫“思维转换”的课程,他说要找到一个真实的感兴趣的东西。经过不断的探索,我发现最让我一下子能够反应过来的是当走出弄堂的时候,看到无数的霓虹灯,光斑和城市里电线交织在一起,这些图形形成了我童年的记忆。我在想如何把这些最本真的记忆转换为我自己独有的空间,于是我开始提炼对于记忆的思考,“我的空间”系列也就慢慢形成了。

 

《我的空间-无题 2016-2》

-60cm×160cm-

布面丙烯

2016

 

《我的空间-似 2015-1》

-100cm× 100cm-

布面丙烯

2015-2017

 

 “空间系列”我用斑斓的色彩和交织的线条去表达我对于城市的思考,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与推进。在北京租的工作室,一直是在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居住,与北京正南正北的印象其实非常不同,道路与各类建筑交织在一起错中复杂与上海很像但又不是那么繁华。我把这种体验呈现在画面上,我觉得是一种潜意识。

 

《Material 2017-7》

-50cm× 50cm-

布面丙烯

2017-2018

 

刚开始画空间系列的时候,我并不清楚这种记忆能带来一种什么样的艺术观,我只知道这种东西是我本能的,色彩和线条自然就流露出来了。但是随着成长,我发觉这种线条和色彩与材料有一套背后的逻辑的,它不仅仅是释放天性这么随意。我一直在强调,我生活在这个城市当中,它到底是在吞噬我们的生活,还是生活给我们一种很有明亮感的希望?这是我自己很感兴趣这个话题。

 

 

“光临”展厅现场

 

“物质系列”是从去年开始的,在“空间系列”的基础上做的拓展。所有的颜色在黑色当中会变得非常敏锐,而黑色则是吸收了所有色彩的结果。我觉得在黑色当中去看到这种色彩的时候,会有一种说不清楚它到底是被吞噬了,还是被提亮的一种状态。他跟我自己在城市中行走时所感知到的那种状态很像。

 

嘉宾合影

 

对于绘画这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朱佩鸿认为它之所以还这么吸引人是有它的作用和价值的,而高振鹏的作品完全实验性的创作方式证实着要找到真实感兴趣的东西而变得有趣。2018年4月28日“光临”朱佩鸿、高振鹏双个展开幕,欢迎光临!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2011 FCC北京大道融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6021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