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大道视点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更新日期:2013/8/28  浏览:2549

           2013828日,以描绘江南水乡景观著称的画家徐希最大规模的回顾性个展“徐希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189号展厅展出,将展出艺术家自1972年至今四十多年来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150余幅。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教授担任策展人。展览将持续到98日。

                  展览:全面呈现,墨韵悠长

展览展出的作品分5个系列:中国画系列、油画系列、速写系列、花卉系列、墨韵系列。全面呈现他1972年至1989年赴美之前探索并逐渐成熟的个性化作品,1990年至2000年寓居美国期间融合发展的作品,以及2000年至2013年的最新创作。

虽然创作风格多样,但徐希先生透露他最喜欢画的还是带有江南风味的雨景、夜景。因为,雨景中的朦胧美使他产生丰富的情思和想象力,夜景使他感觉神秘和兴奋。在徐希先生的画作中不乏各种雨景,江南的雨景,湘西古镇的雨景,维也纳的雨景、纽约的雨景,只要是徐希先生能够看到的雨景,他都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他描绘出来,接着雨景的朦胧美,在指尖融入自己无限的情思与想象力。

尽管此次展出的作品分为几个系列,然而水墨画仍是徐希先生画展上的主角,徐希先生的油画作品,也有很重的水墨味。策展人余丁教授指出,这些绘画作品体现出徐希先生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画风、技巧,还借鉴了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融汇了来自于南方画风 “小桥流水人家”的纤弱、北方画派酣畅淋漓的大气,并将西方水彩与传统东方水墨技法相结合,作品清新隽永,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徐希先生回顾说,近代以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林风眠先生、吴冠中先生都在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作为第三代人,他多年来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举办这次展览也是与国内的师友和艺术家交流,请大家看看我最新创作成果”。

                  创作:融合中西、回归心源

徐希先生少年时曾立志从事自然科学研究,1960年却在一位中学绘画老师的鼓励下报考浙江美术学院附中,自此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但是早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他的创作体现了在科学观念影响下整体效果的把握。四年后,作为班级最年轻的学生被保送到浙江美术学院大学部学习版画。仅仅掌握版画艺术不能满足他对绘画艺术的无限追求,便开始了对于中国画以及水彩画的研究。

1965年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徐希先生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编辑,1978年为该社专职创作人员。他在1980年代就在国内外引起关注,1982年作品“湖上晨曲”获第八届国际绘画展大奖;1985年作品“江南喜雨图”获日本世界博览会三等奖,19867月在联合国维也纳分部举办画展。

    移居美国后他的创作题材更扩展至描绘世界各地风光。徐希先生的作品清新隽永,富有时代气息,尤善表现江南水乡风貌,更为中外人士赞赏。多年版画艺术的学习,使得他的水墨画在色彩上的黑白对比以及结构上的布局都显得恰到好处,多了几分精巧。而在海外的游学也让他意识到不能局限于中国画的框架之内,还需要包纳来自于西方艺术的可取之处,用西方绘画的色彩、构图打破中国水墨画的沉闷模式,形成了他个人独具一格的风格特色。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小野美术馆、美国费城乡村俱乐部画廊、日本界博览会、维也纳联合国分部先后收藏其作品。

美国评论家丹尼斯·韦曼在评价徐希先生的绘画艺术时指出:“当一个在本土文化和传统风格熏陶中成长的艺术家尝试将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时,其结果往往使他在观念和形式上独树一帜。但更多的情形则像生树学中的嫁接一样,不仅没有产生新的品种,反而退化变质而引发刻意的矫情之作,或离奇的怪诞画风。只有极少数的嫁接是可行并取得成功的。”徐希先生很幸运是成功的那一个,他一直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追求着这种和谐。他通过不同物体之间张力关系的把握协调静与动的表现;他通过微妙柔和的暗部处理协调传统中国画的内在韵律感和版画的单调刻板。在纤弱的南方风格中结合北方画派的磅礴大气开创了水墨画柔中带刚,刚中有柔的理想境界。对于西方水彩的追逐更是给中国水墨画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2011 FCC北京大道融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6021484号-1